了解银发经济

银发政策有哪些

政策演进逻辑

从"老年服务业"到"银发经济"的转变,体现了国家对银发经济定位的转变,从基础民生服务转变为经济增长新方向。

主体扩展

从单一服务供给转向覆盖全产业链(生产、分配、流通、消费)

目标深化

从解决基本养老需求到培育经济新动能

融合创新

推动"事业+产业"协同,整合公共服务与市场化产品

政策发展时间线

第一阶段:老年服务业探索(2000-2005年)

2000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首次提出"积极发展老年服务业",明确老年服务体系涵盖福利、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六大领域,并要求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

2001年

国务院《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延续"老年服务社会化、产业化"思路,强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第二阶段:养老服务业与老龄产业并进(2006-2011年)

2006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首次定义"养老服务业"为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服务行业,并将老年用品市场开发纳入重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积极发展老龄产业"。

2011年

国务院《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建立"居家-社区-机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推动老龄服务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

第三阶段:养老产业升级(2012-2019年)

2012年

民政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意见》首次使用"养老产业"概念,覆盖医疗、旅游、金融等八大领域。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明确产业地位。

2013年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培育养老产业集群,推动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

2017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及"银发经济",要求加大适老产品供给。

第四阶段:银发经济国家战略确立(2020年至今)

2020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将"发展银发经济"写入国家战略。

2021年

国务院《"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首次在五年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明确覆盖老年用品、智慧养老等六大产业。

2024年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银发经济26条"),首次以"银发经济"命名政策文件,系统部署民生事业、产业升级、要素保障等26项举措,覆盖全生命周期需求。

2024年12月

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2028年和2035年养老金融发展目标。

2025年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完善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提出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推进智慧养老应用等具体部署。

银发经济的机会是什么

银发经济不是养老经济

银发经济爆发的背景是老龄人口的规模持续扩大。但是,对于老龄人口规模的扩大,不能局限地认为是老年人群,特别是衰老人群的扩大。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健康状况调查

85%

健康和基本健康

10%

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

3%

生活不能自理

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年龄段分布

60~69岁
50%以上
70~79岁
30%以上
80岁及以上
17%以下

银发经济的红利

每年2000万的新增退休人群

1962-1975年是我国最大的一波婴儿潮,年均出生人口超过2500万。目前他们正处于50岁至63岁的年龄段,属于准银发人群或银发人群中的活力老人。

人口统计图表

这一批人群掌握着较多的社会财富,消费力强;同时,这一波人群壮年时期赶上了我国经济腾飞的阶段,相比1962年以前出生的老年人群,他们对品牌和品质有更高的追求。

在未来的5-10年内,将有大批人口步入养老阶段,且其消费能力也将促进银发产业的潜力快速释放。这才是银发经济真正的红利。

银发群体有什么特点

60岁和80岁同样被视为老人,但他们之间相差一个代际。新的银发一族不再是"又穷又抠"的形象,反而正在成为潜在的高消费群体。

教育水平

  • 新老人是知识改变命运的一代
  • 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比在逐年增加
  • 60-64岁人群高中学历占比8.80%
  • 45-49岁人群达到12.98%

收入资产

  • 新老人是衣食无忧、资产殷实的一代
  • 享受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积累了丰厚的资产
  • 城市老人养老金普遍较高:
    • 一线城市达到4000元以上
    • 二线城市3000元以上
    • 三四线城市2000元以上

信息渠道

新老人是互联网渗透骨髓的一代,智能手机普及,广泛使用微信、抖音、快手等APP,互联网消费能力显著

2016年 3000万
2024年 1.57亿

60岁及以上网民数量增长

生活形态

新老人是空巢迁居、亟需关怀的一代,空巢独居成为主流生活形态,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

空巢老人面临孤独感和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支持